
13728687007
13728687007
时间:2025-08-30 09:05:56
深圳侦探收费-蹲守跟踪偷拍侵犯隐私,私家侦探终获刑
一提到私人调查员,是否就会浮现电影电视里的样子,披着大衣,戴着黑框眼镜,长时间埋伏、暗中监视、秘密拍摄,好像样样都清楚。但现实中,这种行事方式极有可能违反法规。比如有个案例,有人冒用“私人调查员”的旗号,承接所谓的“家庭背景查证、生意往来摸底”的任务,极大损害了个人隐私权。
以专业商务调查为幌子 网上发广告接单
我在互联网上为自己的侦探工作打宣传,内容涉及事实探寻、正当维护、婚恋查证等。接着会有一些人找上门来。这是被告董某审讯时的口供片段。依照检察机关的起诉,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期间,董某为获取不正当收益,创办了某信息咨询服务公司,通过在线渠道发布“私人侦探”的招揽信息以吸引委托人。那么,董某所谓的“私家侦探”业务是如何运作的呢?
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法官管玉洁表示:董某借助专业商务调查进行自我美化,其他人通过网络搜索私家侦探才接触到了被告人董某。
接单业务大多涉个人情感类调查
办案人员说明,董某承接的所谓事务大多涉及情感方面,一旦有人前来询问委托,他就会利用社交平台与对方商谈费用。
奉贤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法官助理胡佳琪表示:涉及的费用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之间不等,案件调查所需时间通常为几天,最长的可能持续半个月左右。
安装跟踪设备 非法获取他人信息
接到任务后,董某会亲自实施行动,或者命令马某、赵某这两位帮凶,运用极端手段搜集目标者的各类资料。例如董某在审讯时透露,接到委托后,他会让同伙“架设监控设备,接着进行监视、拍照、录像。”
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胡佳琪表示,可以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定位装置、实施监控、布设埋伏、进行拍摄等手段深圳侦探找人,来掌握目标人物的去向、停留位置,同时采集影像资料和音视频文件。
办案机关查获,2019年,董某曾因触犯窃取公民资料律,获刑一年半。出狱之后,2021年9月,董某再次从事非法勾当,并拉拢了马某、赵某充当所谓的“打探人员”。司法部门核实,董某等人的非法收入达十四万多元。
因涉及隐私 客户往往不会深究
办案人员表示,此类侵害个人隐私的违法活动通常比较隐秘,购买者多不愿让所谓的调查风声外泄,也怕事情引起轩然大波,所以不论得到什么回应,他们都会按约定支付费用,并且力求低调地解决整个事件。
郭女士曾在网络上浏览到所谓“私家侦探”的宣传信息,并支付了3000元委托董某调查她的男友情况。根据询问记录私家侦察,她表示对方只提供了一张她男友的背影照片,她因此认为对方不够专业,照片也无法证明什么,所以决定终止与该“侦探”的后续沟通。
奉贤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管玉洁表示,所谓私人调查行业,属于未受规范领域,没有设立从业资格限制,参与人员成分复杂,其中很多探查方式存在违法嫌疑,甚至可能触犯刑律。
我国现行法律对非法售卖或提供公民隐私有详细规定。若违反国家相关准则,将个人信息转让给他人,且达到一定严重程度,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同时可能并处或单独处以罚金;若情节更为严重,则刑罚将升级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伴随罚金处罚。
依照相关司法说明,所谓“公民个人信息”,是指运用电子手段或其它方法记录的,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合并识别特定个人身份,或者体现特定个人行为状况的各种资料,涵盖姓名、身份证件号码、通讯联络方法、居住地点、账号密码、财产情形、行动路径等。此案中,董某独自或者与马某、赵某合谋,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并传播了公民的隐私资料,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条文。
奉贤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管玉洁表示:不法分子盗窃,违规售卖行踪位置数据,赚取非法收入,对特定人员实施监视,损害了个人行踪信息这一公民隐私,危害了个人生命财产和社会治理。
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被判刑
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最后判决董某触犯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,需要坐牢两年,还要缴纳十二万块钱的罚金;判决马某触犯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,需要坐牢一年,但是可以缓期执行,还要缴纳两万块钱的罚金;判决赵某触犯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,需要坐牢半年,但是可以缓期执行私家侦察,还要缴纳五千块钱的罚金。
法官指出,以“私人侦探”名义承接所谓“侦查任务”,借助跟梢、偷录、窃录等违法方式搜集个人隐私,此类行为已经触碰法律界限。同时,当人们遭遇情感困扰时,应当通过正当途径寻求化解之道。
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 管玉洁表示,个人搜集资料信息务必恪守合理、公允及适度标准。网络监督机构与网络平台需强化对不良内容的筛检与核验,切实根除相关不法行为得以蔓延的根基和条件。